电商行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看点勾勒明年重点
2022-09-09 12:39  浏览:0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基础上,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为明年经济政策划出重点。

  相比去年,今年会议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会议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八大重点任务的部署,勾勒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十大看点。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定调都备受关注。今年会议明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会议指出,“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结合起来理解。经济运行合理的区间应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相当的宏观经济总体平衡。目前来看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需要再巩固,“不急转弯”就是要把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继续保持下去,同时进一步实施好扩大内需的战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他表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依然在8%以上。预计明年财政、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将更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效果。随着强大国内市场的潜力释放,需求不足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回升向上。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宏观政策施策方向上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动能,意味着宏观政策上兼顾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设计,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稳健地实施货币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同时注重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的韧性和质量。尤其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是要把握好一个收尾和两个开局工作。要根据形势需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见机预调微调政策。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第二年,会议提出,2021年的宏观政策将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制造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恢复相对乏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慢等问题,会议提出,财政要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明年的财政政策将如何走向?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综合考虑财政风险与财政安全,财政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科技创新。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资金直达基层、地方债、专项债等多项措施,可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经济的基本面,使企业、经济及财政均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财政政策还应该与“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

  对于货币政策,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同时,强调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八字方针。灵活,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适时调节,如果经济恢复速度较快,部分阶段性政策可能退出;精准,要求流动性更加精准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支持;合理,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水平;适度,既不会让市场感觉到“缺钱”,也不会“大水漫灌”,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在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明年经济工作具体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置于八大任务之首。会议指出,“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础科技战略力量的增强;二是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优化变革;三是科技应用生态构造能力的提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科技对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大,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特别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力量。

  会议还提出,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周游表示,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优势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着力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刘向东认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迫切需要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卡脖子”问题,在关键技术和产业领域上占据一定制高点。

  对于会议提出的“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表示,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将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形成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还将加快双多边协定谈判,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朋友圈”的构建和运行。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