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订:1
发货:3天内
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在池塘建立人工水生态系统,利用内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等协同作用,经过物理和生物两重处理,达到去除或消减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人工湿地应用于养殖尾水处理,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主要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人工湿地(复合式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外部水域)。处理后水质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单元面积占比:人工湿地一般要求其总面积须达到所要治理的养殖总面积的10%以上。
适用于面积在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模式。
塘岸基一体化设备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处理系统由池塘和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构成,首先将池塘底部营养盐较高的水体抽提到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中,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处理分为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利用快速离心的方式实现养殖尾水的初级固液分离,分离出大多部分的残饵和粪便,浓缩后的养殖尾水经水生植物及微生物处理器,实现脱氮、除磷和消毒后,可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养殖池塘→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快速离心固液分离→上清水回塘;浓缩水进入下两级固液分离装置→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养殖尾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养殖尾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总面积占地面积较小, 一般要求5~10m²。
适用于分散型集约化池塘、山区池塘等淡水池塘。
虾蟹养殖尾水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沟渠、生态塘、垂直流湿地、表面流湿地。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渠塘等生态治理措施的实施,将减少流入周边湖荡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及总磷(TP)污染负荷,减少排入周边河流的污染物总量,水质将在现状水质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满足Ⅲ-Ⅳ类的区域水功能区划要求,缓解水产养殖发展对水环境造成的压力。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控制的强化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通过填料、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净化水质,具有低投资、低耗能、低成本、景观效果好等优势,实现水质达标的同时,也改善水环境质量与美化周边环境。
尾水处理现状
目前,水产养殖占全l国水产总量的70%以上,产量将近5000万t,在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池塘高密度养殖方式zui为普遍。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喂养的饵料和养殖生物的粪便会直接排入水体,导致养殖尾水污染情况日益严峻。因此,养殖尾水的处理方式与如何做好养殖尾水的重复利用是水产养殖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方式逐渐得到重视,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得到新的发展机会。